前言
提到奥黛丽·赫本,许多人都会用一个词――“天使”。没错,我相信世界上迄今为止没有哪一个演员比赫本更有资格去拥有这样的称谓了。一直以来,都想为我的天使写些什么,每每提笔时,却又都不知该从何写起。关于赫本,可以写的东西,似乎太多太多:她的电影,她的时尚,她的慈悲,可是这些都早已经有人在我之前为她写过了,而且,都写的非常之好,再没有能让我置椽的余地。我还能为她写什么呢,只能搁笔作罢了。可是她的魔力实在太大了,我想既然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看起来都是奥黛丽迷,那每一个人至少应该有权利记下自己第一次爱上这位天使时的情景吧,所以,我开始了絮絮叨叨的回忆。
和赫本的初次相识是在我家《上海电视》的尾页上,才念小学的我第一次注意了她的照片(后来知道是《罗马假日》里的一幅剧照),当时的感觉就想就像是看到了一位谪仙一般惊艳(大致就是觉得此人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笑~~)。当时并不知道她的名字,也不知道其时的赫本早已是一位可以作我祖母的花甲老人,只是知道照片上的她短短的头发,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一对弯曲的粗眉,那种深藏在她细致的肌肤下的美丽,唤醒了我作为一个小女孩而一直沉睡着的对于美丽和优雅的所有幻想。
几年后,那个百无聊赖的周末,我在家帮妈妈绕绒线,也许是午后的阳光让我们都有些昏昏欲睡,妈妈随手打开了电视,东方台在放一部黑白片,一个俏丽的女孩正在因为剪了一个令自己颇为满意的短发而甜蜜的微笑。那微笑让我知道,我终于找到了多年之前的那个天使。于是,也不管前文究竟是讲了些什么,便一股脑地同她开始了罗马一日的游历,洛可可式的城堡,真实之口,宽阔的中心广场,当然还有安妮一袭洁白的长裙……,直到相识一天的男女主角即将分手。离别的惆怅让他们禁不住紧紧拥抱。赫本泪流满面,说:“此地一别,或许永难相见……请你不要立即走开,你要看着我——等我从那个拐角消失。”一个美丽的故事结束了,一个美丽的向往从此生根了。我,在那一刻,正式开始迷上这个叫奥黛丽·赫本的人。
虽然有人吹毛求疵地说,由她和格里高利·派克主演的《罗马假日》只是一部半个世纪前的青春偶像剧,根本就没有什么可取之处。但是一部电影隔了50年,依然有那么多人百看不厌,就已经不再是那么简单。1976年,为了维系第二次婚姻已息影7年,47岁的奥黛丽·赫本一出现在《罗宾汉和玛丽安》的纽约首映式上,现场约600人向她齐声欢呼:“我们爱你,奥黛丽!”哪位美女能在不惑之年,在只记新人,擅忘旧人的好莱坞得到这么大的面子?事实上,人人都是奥黛丽·赫本迷。在我的心目中,是Princess Annie、是Sabrina、是Funny Face 、是Holly,她还是位天使,她还是赫本。
生平简介
关于赫本的生平,早已有人著书出版,这里引用东方出版社《好莱坞的十大影后》之《纯情瑰宝—奥黛丽赫本》一书中的内容,给有兴趣的朋友介绍一二:
第一章:从芭蕾到银幕
1929年5月4日,奥黛丽.赫本出生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一座豪华宅邸里,赫本的父亲是英国人,名约瑟.安东尼.赫本.拉斯东,是英格兰银行布鲁塞尔分行的总经理,他相貌英俊,衣着考究.母亲是荷兰人,埃拉.冯.希姆斯特拉,荷兰驻圭亚那总督女儿,是荷兰王室直系贵族血统的后裔,所以在名字后还要加上男爵夫人的称号.
当时的布鲁塞尔是欧洲最有吸引力的城市之一,是一个充满活力,讲究礼仪,舒适而又幽雅的城市,这里每年都要举行国际音乐节,假面舞会,和精心组织的音乐戏剧表演,那番景象就和罗马的狂欢节差不多.另一方面,这个城市色调灰暗,气氛严肃而富有弹性,市容清洁,却与这些狂欢活动形成鲜明的对照.在放荡的20年代,布鲁塞尔竟是一块惬意的绿洲,给人们提供了高层次的音乐和戏剧享受.因此稳健持重,不动声色是布鲁塞尔人的性格特点.
出身地永远会对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正是在这种家庭和生活环境中,赫本自幼熏陶得认真严肃,气质高雅,性格坚毅,同时又能出人意料的谈笑风生,以无限的激情拥抱生活.她冰清玉洁,朴实无华,就象布鲁塞尔一样,集最古老久远的神秘,时代的观念和奇异的现代观念于一身,她的举止总带有一种贵族气派.
为了让赫本自幼就受到良好教育,她四岁就被送往英国一所私立学校.赫本从小就非常文静,从小就喜欢音乐,对贝多芬和巴赫的作品,她简直如醉如痴.然而与音乐相比,她去更喜欢舞蹈,看芭蕾舞剧对赫本是一种极为美妙的享受.她是她那一伙同龄少女的典型,梦想成为一名演员或芭蕾舞蹈家.但是,能否实现自己的抱负,她没有多大把握.这个时候,她日益从芭蕾的角度来观察自己的身体.她开始对自己的外表不满.她特别不喜欢自己的脸,因而害怕照镜子.她认为她的眼睛太大,牙齿长的不齐.而且她对自己的体形也感到绝望.从此她郁郁寡欢.且越来越孤僻,拘谨,与人疏远,她使幼儿园里的老师们完全失掉了信心.6岁时她父母的离异更是她觉得分外的不幸,但是,舞蹈的魅力仍然强烈的吸引着她.9岁时,她开始正规的学习芭蕾:她学习的非常认真庄重,她下决心总有一天要成为一名独舞演员,并最终成为舞星.她对电影毫无兴趣,对超级巨星嘉宝或凯瑟琳.赫本一无所知,跳舞已成为赫本生活的唯一追求.
1939年9月,欧战爆发,赫本随母亲来到荷兰,结果,这一决定使赫本战时一直生活在法西斯的铁蹄之下.其间,她强烈的感受了残忍而恐怖的战争和贫穷而凄苦的流浪生活.同时这段时期正值她10-15岁的发育阶段,由于食品的缺乏,许多人营养不良,赫本1米7的个子,仅剩一付骨头架子.战争在她身上留下了永久的创伤,造成她的体形后来始终清瘦修长,原先怎么减肥也减不下来的身体现在一下子却骨瘦如柴了."战争把人变成囚徒,不论从肉体上还是精神上说都是如此.我周围有同龄人,却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的想法和我不一样.我不知怎的,在枪炮声和杀戮面前,始终坚守着我自幼的梦想--音乐,芭蕾."
在残酷的战争面前,她的确从未放弃对芭蕾的追求.战争结束好,南爵夫人把赫本送到了一个白俄芭蕾舞教师 索尼亚.加斯开尔处学习,索尼亚很器重赫本,她那微微斜眼吊梢的大眼睛,那秀气的鼻子,方方的肩头,苗条的躯干和修长的腿,这一切都预示着:这是一个舞蹈家的身材.她的舞蹈动作也不错,有很好的基本功.可是索尼亚对芭蕾有许多新的见解,但得不到荷兰政府的支持,她的学校被迫停办.于是赫本转到伦敦,找到了一份在教会夜班的工作.同时:她一边当广告模特,一边进了颇负盛名的玛丽兰泊女士的舞蹈学校.年已60的舞蹈家兰泊女士对赫本很好,但是,在这里,赫本发现自己的舞蹈技巧不如别的同学.加之她的个子太高,她看出,自己没有担任舞剧主角的前途.同时,多年的饥饿病侵蚀了她的身体,作为职业舞蹈演员体力不足.主要的是,这个时候,赫本突然明白了兰泊对她讲的肺腑之言.兰泊女士的话是:"你缺少芭蕾舞蹈家应具有的天才."至此赫本终于明白了,干芭蕾这行,她永远不会是主角,永远不会成功,终于,赫本彻底放弃了当舞星的愿望.此时,她19岁.
当不成舞星,就要面对现实.当时,伦敦要拍摄一部40分钟的电影长片,是一部旅游风光介绍,片中需要一位会英,德两种语言的少女,装扮成空中小姐向观众讲解风光景物.经朋友介绍,赫本前往试镜.十八九岁的她,长的文雅秀美,亭亭玉立.两位导演先后接见了她.导演林登后来回忆说:"奥黛丽.赫本小姐光彩照人,愉快,亲切,很有教养.她象小鸟似的叽叽喳喳,讲她的芭蕾舞训练.我呢:立刻打电话把助手叫来.记得当时我对助手说:'快来!你看见过一个会走路的梦吗?我看见了.'"
这部短片,虽然再也没有听人说起过,但赫本却第一次跟电影打上了交道.她体会到拍片的激动和乐趣.这件事也许正式她以后辉煌从影事业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