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钱是谁的呀?”
老公:“钱是老婆的。”
老婆:“老公有钱吗?”
老公:“老公没有钱,钱都是老婆的。”
老婆:“我们家的政策呢?”
老公:“老公的就是老婆的,老婆的还是老婆的。”
呵呵,这就是我们家的实录。恋爱时,因为他是农村里出来的,家庭负担比较重,谈恋爱时我就很注意不用他的钱,在外面吃饭也尽量找麦当劳和肯德基之类的快餐解决问题。甚至我一向认为他的经济状况不好,在婚前也从未问过他的工资、积蓄。(够清高吧!)
结婚后,因为我一向不善于理财,所以特地咨询了一下周围的同事和朋友:他们家里是如何理财的。也许是因为这是隐私不愿意披露或者事实如此,我收回的信息大多是各用各的,没有统筹安排。婚后第一个月,我发现各用各的的弊端:我不知道钱花到哪里去了,他身上多少钱我也不知道。这可是不安全隐患啊:万一在外面做坏事我都不知道。于是在共同商议下:出台了家庭财务政策:
1.家庭收入:包括每个人的工资、奖金、加班费、年终奖在所有权上都是老婆的。(我们一般情况下的所有工资、奖金只要是公司发的钱就都是打在卡上的,其他的隐性收入如红包、礼金等就凭自觉报账了。)多谢招行的网上银行,我们可以随时查账,公司发了多少钱一清二楚。从卡上何时提取、消费了多少钱也明明白白,杜绝了小金库的可能。
2.老公的收入一半用于按揭,一半用来储蓄(现在主要考虑房子的装修问题,投资以后再说);老婆的收入用于日常开支,尽量不动用老公的工资,这样划分清楚之后,每个月我的工资全部提现交给老公,需要零用钱时再伸手找老公要,两人逛街时我只要挑选喜欢的就可以了,自然有老公跟在身后掏腰包。即满足自己“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的虚荣心,又省得某些河东狮吼类女人把老公的钱管得死死地,一点机动的余地都没有。还大大地让老公体面了一把(嘿嘿,他的同事都是工资上交给老婆,每月找老婆要零花钱,我老公可以吹嘘说老婆把工资上交给他,由他给老婆发放零用钱)。买菜、交水电煤、电话费全部由老公办理,特别省心。
3.以上都是大方向的政策,具体操作时,我们还建立了账册,每个月月初,包括我们的定期、活期、各人身上的现金有多少都在帐上有反应,每笔支出也要登帐,月末再作汇总。如此周而复始,每笔钱的来龙去脉清清楚楚。如对哪笔支出有疑问,看看账册就明白了。
另外,我老公身上不爱放硬币,当我听到老公裤袋叮当作响时,就把它掏出来,尽量兑换成整数后存起来,积少成多,通常每月都会有一百元,那么到年底就可以买样奢侈品慰劳老公和自己了。当然,每人也有急用的时候,我们在卡上放几千块备用金,放在谁那不重要,因为可以随时通过网上银行转账。
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我们的这种理财方式用到现在,感觉好极了。
第一:钱的所有权是我的,那么我就不会像同事一样,津津乐道于周末如何敲她老公竹杠;用钱也比较有计划了,不像当年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工资只需维持到下月发工资就可以了,做个月光族。现在我必须考虑整个家庭建设的规划,从而培养了自己对家庭强烈的责任心。
第二:老公每天身上有多少钱清清楚楚,有大笔开支时由一人提出申请,对方审批,做到财务透明,高度民主。
第三:双方父母每年的孝敬不能少,我父母是退休干部,每月有固定收入,又没有负担。钱上面意思意思就可以了。他父母是农民,没有收入,都是靠地里的收成,对于我们来说,几千块钱是小数目,对于他们来说可就是全年的收入了。所以,当老公向我申请他父母每年的赡养费时,我会再加上一千块。这样又尽了儿子媳妇的孝心,又赢得老公的赞许。看身边很多由于在双方父母孝敬问题上反目的夫妻,感觉很不平:爱他(她),就不要让他(她)为难,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结了婚就是一家人,何必分得太清楚。多点少点父母是不会和儿女计较的,有孝心,时常关心他们,父母就很满足了。
结婚到现在将近一年了,我们的这种操作方式已获得实践的认可。打开账本,存款数目也是在稳步增加中,夫妻感情从没有随时间流逝而变得平淡。老公经常夸我是理财能手,呵呵,他早忘了我在结婚前还是个“月光族”!
所以我们家的口号是:理直气壮花老公钱,齐心协力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