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敬尧---全方位的金曲奖编曲名家
洪敬尧在国内编曲中算是一个异数,他本身除了是横跨国、台双语的编曲(著名的作品如哈林的山顶黑狗兄),也是金曲奖的最佳制作人(爱的一生),还是出过一张演奏专辑的艺人,更是国内演唱会炙手可热的键盘手(如周华健的巡回演唱会)......,是少数活跃于幕前与幕后、舞台上下通包的全方位音乐人。
请谈论一下玩音乐及学习键盘的历程?
说起来这和我的家庭有关系,家父(洪一峰)从小就让我们受音乐的训练,小时也曾经学过古典钢琴,不过后来就没学了,当然练习是很重要的,不过我曾在西餐厅受教于一位日本的音乐顾问,他教了我许多音乐的观念与弹奏技巧,还有如何分析音乐;后来因为组了乐团,玩了一阵子流行乐之后,开始疯日本的FusionBand如Casiopea,T-Square等,花了很多时间去研究、学习,甚至去看录像带观摩,后来再做场时就会要求自己在音乐性与弹奏上要如唱片般的精准。然后退伍后和黄小琥做场,那时候我们团在Pub圈还蛮有名的,也一直抓歌、练歌,所以那段时间进步很多。
谈谈成为编曲的过程?
在当兵之前组了乐团,开始做了一些西洋流行歌曲,同时也接触到MIDI,买了一些器材,然后就去当兵了!! 退伍之后,继续做场,在Pub认识了很多圈内人,然后自己也买了一些器材在家里玩,然后就开始编曲的工作,周华健是我进入圈子关键性的人物,那时他已经出过第三张专辑,华健那时要找一个Band作固定的班底,就找上我,我和他了之后蛮投缘的,然后我们就开始做校园巡回,后来还出国去琉球表演,此时算是真正进入这个圈子里!何时开始正式的进入编曲工作?我记得第一次是华健的不要讲,之后也是做过流行45转,刚开始时也是一团乱,现在听都还觉得很好笑,然后是哈林的英文专辑,大概就是这样进来了。
之前你也做台语的编曲,如何平衡这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
这跟我小时候的背景可能有些关系,我很容易可以分别其中的界限,其实我小时候听过很多台语歌,也当过我哥(洪荣宏)的专属乐队,那时候的台语歌其实就是演歌,演歌又有分新旧之别,新的演歌用的音色也比较创新 ,那时候听了许\多比较新的演歌,所以日后在编曲时很自然就会联想到而编进去。
谈谈编曲的方式?
我编曲其实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会花很多时间去挑Tone,一开始先听听风格,首先先把和弦挑出来,然后会开始找音色,有时候会去找一些比较新的Tone。除了鼓与贝斯之外,其它如很真实的弦乐我也会用取样机,我很少去修音色,而且也很少去自己Sample音色,我买的CD-Rom大部分都是Sampler CD(已经编辑好的音色)。
为想成为编曲的年轻朋友提供一些自己的经验?
我觉得本身对音乐的灵敏度与反应很重要,而且要很迅速,很多人Play的功力很好、对机器很熟却无法上线,因为灵敏度不够,倒不是Sense的问题。然后要不断的给人新的东西,同样的招式用一两个月就不行了,要不断注意新的东西。还有就是不能太主观,要很容易抓到制作人的想法,并且充分的沟通。
最近是否会发现音乐形态越来越丰富,编曲会不会有莫衷一是的感觉?
会,这时候以前累积的知名度就很重要,当唱片公司也不知道要什么的时候,我们一线的编曲因为被认为比较主流,所以还是会让他们比较放心,不过因应现在多变的音乐风格,现在还是要做些调整。
对于有热忱的年轻人,建议他们要如何进来咧?
要看他想成为什么? 譬如说想成为编曲,最简单的方法是透过管道去认识制作人或编曲,然后要很有定性与耐力,直接让圈内人用带的进步会比较快,在家里自己钻研进展太慢了,好象不太可能会出线,很多人已经编得不错,但是速度、效率却不够,然后还要了解制作人要的东西.....,直接进来找人带应该是最快的方式。如果是线上的人,出国去充电观念可能是不错,不然实质的帮助不是很大!!因为台湾有它现实的环境与工作方式。(本文由MIDIMALL授权节录)